
世界手卫生日
你知道吗?每年5月5日是“世界手卫生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9年倡议发起,旨在强调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
2024年5月5日是第16个“世界手卫生日”,今年世界手卫生日的主题是:
通过创新且有影响力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包括手卫生)培训和教育,促进卫生和护理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建设。
世界手卫生日口号:
为什么分享手部卫生知识仍然如此重要?因为它有助于阻止有害细菌在医疗保健中的传播。
我国手卫生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手卫生概念,逐步了解我国医务人员的手部污染状况,并推广实施手卫生方法。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的爆发,对手卫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原卫生部于2003年11月下发的《医院预防与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技术指南》中推荐使用6步洗手法。
2006年原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提及“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的控制措施之一”。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修订2009年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2019年11月26日正式发布,2020年6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国家卫健委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视提上了新高度。
世界手卫生日呼吁
政策制定者——投入,为了健康和尊严
政策制定者——投入,为了健康和尊严
感染防控从业相关人员——引导清洁双手
卫生和医护工作者——关爱这五种时刻
接触医护的人——加入行动
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疗获得性感染每年影响全球数百万患者和卫生工作者。通过实施有效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做法和规划,包括手卫生改善策略,这些感染中有一半是可以避免的。手卫生还可以预防四分之三的发生在医疗卫生机构中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相关死亡。
医院感染中90%为接触性传播,医护人员的手是病原菌传播的重要媒介,因为众多纷繁的医疗护理操作需要手来完成。手卫生是一种简单、低成本的行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被公认为是一种减少外源性医院感染和控制耐药菌传播的首要方法。
手卫生的“五大时刻”(医务人员)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手卫生“五大时刻”,请您记住“两前三后,把好五关”:
①“前”:接触患者前;
②“前”:清洁/无菌操作前;
③“后”: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和分泌物后;
④“后”:接触患者后;
⑤“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如何正确手卫生(医务人员)
七步洗手法:
七步洗手法可以简单记为:内、外、夹、弓、大、立、腕。
步骤:
首先流水湿手,涂抹洗手液或者肥皂。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揉搓。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放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五步:一手握住另一手拇指揉搓,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第七步: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洗手需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最后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文字来源:感控科孙承方
排版设计:王子璇 冯茂林
审核:许建强 余香敏
出品:宣传办公室
上一篇:五一劳动节|致敬最美医专附院人